劍川縣“非遺”傳承與脫貧致富擦出 “愛的火花”

                時間:2017年10月07日信息來源:不詳 點擊: 【字體:

                  “趙老師,快幫我看看這個線是要什么顏色的!薄摆w老師,你看我這個模型是不是沒有剪好,要重新弄嗎?”一間二十幾平的房子里問問題的聲音此起彼伏,大家都忙著裁剪布料。

                  這是劍川縣金華鎮(zhèn)金和村婦女布扎培訓班的現場,48名學員將村委會會議室塞得滿滿當當,好不熱鬧。這樣的場景如今已經成為劍川扶貧產業(yè)的一大特色,廣大農村婦女充分發(fā)揮半邊天的作用,利用農閑時間縫制精美布扎,用勤勞的雙手創(chuàng)造財富,為家庭增加收入,為早日脫貧摘帽努力著。

                  當前,劍川縣精準扶貧工作正在有序推進,全縣各鄉(xiāng)鎮(zhèn)農村基礎設施建設、易地扶貧搬遷、扶貧產業(yè)培植等工作都取得突破性進展。扶貧工作“硬骨頭”變?yōu)榱怂枷敕鲐,改變貧困群眾“讓我脫貧”的被動思想為“我要脫貧”的進取意識,去除貧困戶“等、靠、要”的消極觀念成為了當前扶貧工作的核心。劍川縣委宣傳部就此問題在全縣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、32個貧困村開展了意識形態(tài)領域“行業(yè)扶貧”暨群眾文明素質提升宣講活動,圍繞“扶貧先扶智”,深入全縣4個貧困鄉(xiāng)鎮(zhèn),26個建檔立卡貧困村,3個彝族相對集中的區(qū)域開展了32場宣講活動,通過白曲、彝族調、歌舞表演、小品相聲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來提升貧困群眾的思想道德素質。宣講活動在全縣各貧困村引來較大反響,群眾思想意識有所改觀。

                  貧困山區(qū)的婦女們也在這次宣講中深受啟發(fā),想發(fā)展產業(yè)贏得收入,改變家中困境,但是支撐產業(yè)發(fā)展的資金、時間和技術方面的問題讓他們犯了難,心有余而力不足。而這個時候縣婦聯(lián)牽頭開辦的布扎培訓就如雪中送炭,讓“非遺”傳承與脫貧攻堅得到完美結合,讓農村婦女們免費學技術,增加技能,贏得收入。

                  布扎是劍川白族民間傳統(tǒng)工藝品,已被列入云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,其造型古樸、色彩艷麗,每逢端午節(jié),小孩都在胸前掛一串布扎,用以驅邪鎮(zhèn)惡,以示對美好生活的追求。如今隨著市場的需求,布扎也成為了劍川較有特色的旅游產品,又加之它是純手工制作,深受游客歡迎,市場前景廣闊。近年,隨著文化部門對非遺的傳承保護,全縣文化遺產保護成效明顯,在傳承與發(fā)揚中涌現了許多技術精湛,致力于白族手工布扎傳承的代表性傳人,趙懷珠就是其中典型代表。

                  趙老師生于1947年,8歲跟著母親做了第一個“老虎”布扎掛件,一直對布扎有著濃厚的興趣,但是迫于生計,16歲時跟師學藝成為了一名理發(fā)師。后來,隨著生活慢慢改善后就放棄了自己“穩(wěn)定”的職業(yè),開始追求自己年幼時的夢想,從30歲開始從事布扎刺繡,這一繡就是40年,每個日日夜夜都在與針線、布料打交道,她的執(zhí)著與付出也為她換來了諸多榮譽,“大理州民間藝術大師”、“ 工藝美術大師”等等,2014年9月,被命名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過去,趙懷珠老師一直都對自己的手藝持保守態(tài)度,因為在她那個年代,手工布扎傳承方式以家傳及拜師學藝相傳為主。能把布扎做到大家認可,專門有人上門購買的,可謂屈指可數。但是到了花甲之年,趙老師決定將自己的手藝廣泛傳承,當問及原因的時候,趙老師略帶傷感地解釋說:“以前我家里很窮,我深知貧窮帶來的痛苦,我回到村里經?吹胶芏鄫D女農閑時間都在打麻將,村里很多姑娘很小年紀就嫁人生孩子,干農活又嫌太累,就這樣閑著,越閑越懶,越懶越窮。我看到政府部門最近一直在搞扶貧,縣婦聯(lián)也是為了能讓村民改變貧困的生活狀況,想方設法給他們搭平臺、找出路,也來跟我商量了幾次,我想了幾天,覺得我也該將自己的手藝傳承下去,展現我們白族婦女的勤勞質樸、心靈手巧,用雙手創(chuàng)造財富,不能拖了國家的后腿。至少也要支持縣委、政府的工作,也對得起國家給我的這些榮譽,很多人都跟我說我老了可惜了,這么好的手藝,我覺得我老了并不可惜,可惜的是沒有將我的手藝傳承下去!

                  自2007年來,劍川縣職業(yè)高級中學、縣婦聯(lián)等部門就特聘趙懷珠為布扎技藝專業(yè)老師,教授技藝。截至目前,她已經在劍川縣職業(yè)高級中學授課40余節(jié),培訓年輕布扎藝人200人次。自2014年以來,結合全縣脫貧攻堅工作,她先后在劍川縣8個鄉(xiāng)鎮(zhèn)貧困村舉辦了19期布扎培訓班,培訓了1000多名學員。這些培訓主要教授花瓶、荷包、葫蘆、生肖掛件、虎頭鞋、虎頭帽等市場效益好的飾品制作,學員們縫制出來的作品如果合格,達到出售標準的將直接由趙懷珠開辦的公司以市場價收購,為他們縫制的作品提供后續(xù)的銷路保障,最終形成一個長期穩(wěn)定的產業(yè)。

                  參加布扎培訓的婦女楊建英高興地表示:“感謝村里為我們搭建這樣一個平臺,我相當喜歡這樣的培訓,我已經跟著趙老師學了很多期了。前天做好的一頂虎頭帽還賣了500元,比我種4丘土豆的錢還多,真是‘多一門手藝多一條路’,我還正為老母親的醫(yī)藥費犯愁,現在可好了,我太高興了,真是遇到天上掉餡餅的大好事了!”

                  劍川縣開展的布扎培訓可謂“非遺”傳承與脫貧致富擦出的愛的火花,不僅僅是對全縣意識形態(tài)領域“行業(yè)扶貧”效果的直觀反應,而且實現了貧困村從“輸血”向“造血”的轉變。貧困村農村婦女通過“非遺+布扎作品+公司+基地”的生產經營模式,利用農閑時間從事布扎刺繡,月收入從2千到1萬余元不等,實現了“非遺”作品與市場對接,“非遺”傳承與婦女對接,成為劍川白族群眾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。(楊亞絲 文)

                (作者:佚名 編輯:大理印刷)
                網友評論
                亚洲高清无码东京热,亚洲高清无码中文成人在线,无码av免费一道本在线,国产很黄很色又免费的视频